五四青年科技行,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时间: 2024-05-04 发布者: 文章来源: 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审核人: stem 浏览次数: 21

2024年5月4日,正值五四运动10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祝贺与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中指出,青年应在科技创新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广大青年)要敢于做先锋,不做过客、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青年作为科技创新的储备人才,其学习与成长离不开科学教师这一角色的帮助;科学普及作为科技创新的土壤、养分,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石,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支撑。科技馆是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的主要阵地之一,能助于公众科学普及与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升。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才的慰问与关切,助力高素质科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赋能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中心的师生团队开展了五四青年科技行,践行科学教育加法。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联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同作为科学教育并驾齐驱的形式,同样需要学生在社会科学学习中不断学习、观察与实践。“要转变对科学教育资源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教材、书本之上。科技馆场教育是重要的非正式科学场所,要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在组织五四青年行活动时,与同行的青年师生们谈到。科技馆中基础的科学概念与前沿的科学话题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可视化、可触及、可体验的科学知识“教科书”。

在随行不同主题场馆与学生不同活动的考察过程中,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师生们特别注意了孩子们在馆场中聆听着讲解员对科学现象的解释、兴奋地体验着各项科技活动。针对如何充分发挥“场馆”非正式科学学习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中的作用,师生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提出“应该将科技馆现有的探究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非正式科学学习在国际上是重要的研究主题,需要在本土实践中有国际视野与借鉴”“是否可以增设科学家精神的元素于馆场、进课堂”“这对我们做为科学教师素养提出会应用跨学科项目学习、真实问题解决的探究教学等要求,我们要以研究来引领科学教学实践”等等。


来源STEM教育研究中